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,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,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,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。
抑郁症已是常见疾病。发病率还5%左右。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疾病。中国每年有约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。中国自杀和杀人未遂人群中,50%-70%是抑郁症患者。
概述
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,已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,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。
自/卑/抑/郁/甚/至/悲/观/厌/世
表现
1. 情绪消极:这是抑郁患者对主要的特征,轻者心情不好、苦恼、忧伤,终日唉声叹气;重者情绪低沉、悲观、绝望,有自杀倾向。
2. 睡眠障碍:约有70%~80%的抑郁症患者有睡眠障碍,患者常常入睡困难,睡着也是几小时后即醒,故称为清晨失眠症、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,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。
3. 快感缺失:对日常生活失去乐趣,对各种娱乐或高兴事物感受不到乐趣。轻者会回避社交活动;重者闭门独居、疏远身边的人、杜绝社交。
4. 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: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,力不从心,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;重者甚至连吃、喝、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忌。
5. 食欲改变:进食减少,体重减轻;重者则终日茶饭不思,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。、】
6. 身体不适:抑郁症患者普遍都有身体不适的表现。患者常检查和治疗不明原因的疼痛、疲劳、随眠障碍、喉头及胸部的紧迫感、便秘、消化不良、肠胃胀气、心悸、气短等病症,但多数对症治疗无效。
7. 自我评价:轻者又自卑感、无用感、无价值感;重者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,有强烈的的内疚感和自责感,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。
8. 自杀观念和行为,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。重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。
自我调节的习惯和方法
1、规避导致你抑郁的根源
生活、学习、人际压力;糟糕的外部环境;因为某事而长期自责......焦虑,失望,惊惧.......什么原因导致你抑郁,你自己肯定可以梳理清楚。找到你抑郁的根源,尽最大努力将其从你的生活中剔除。
2、规律生活作息,养成良好健身习惯
精神压抑,身体机能也会受到影响,这个时期更加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。因为这是革命的本钱,一切翻本的基础。
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时间,作息规律,绝不轻易打破
坚持跑步一项消耗性的运动
不要暴饮暴食,摒弃那些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
拒绝“嗜睡”
3、交流、沟通,融入外面的世界
调查发现,大多数是内向的,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很有想法而忽视了和他人的交流。其实害怕交流潜在的原因还是担心暴露自己的问题。沉湎于自己的小世界是很难发现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。
学会倾述
至少找一个你可以倾诉的对象。当你承受不住要崩溃的时候,不要自己一个蜷着,你可以找一人倾听你 安慰你。
社交活动
尽量避免长时间一个人待着,参加活动并尽量尝试开口与人交流。
4、冥想
在百无聊赖,失眠之时,避免胡思乱想取而代之模拟一个可以让自己放松的场景,有利于稳定大脑机能。
5、根据状态重新定位、悦纳自己
不必苛求自己,也不要总是拿之前的自己和现在比较。量力而行,尽力而为,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。
医学治疗
1、药物治疗
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。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,代表药物氟西汀、帕罗西汀、舍曲林、氟伏沙明、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)、5-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,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)、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-羟色胺能抗抑郁药(NaSSA,代表药物米氮平)等。传统的三环类、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,应用明显减少。
2.心理治疗
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,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。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、认知行为治疗、人际治疗、婚姻和家庭治疗、精神动力学治疗等,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。
3.物理治疗
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——重复经颅磁刺激(rTMS)治疗,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。
在线预约